首頁 > 新聞中心 > 集團新聞
用“微信運動”丈量行走的哈電力量
發(fā)布日期: 2020-03-20 00:00:00
在哈電集團有這樣一群人,每天少則上萬步,多則幾萬步,他們長期占據著“微信運動”的榜首。他們雖然從事著不同的工作,但他們卻共同用這種獨特的方式來記錄著自己一天的工作歷程。而“微信運動”只記錄下了他們腳下所踏出的印跡,廠區(qū)中一寸寸土地則見證了他們每一天的辛勞與努力。
今天,就讓我們認識一下,這群用“微信運動”丈量行走的“哈電力量”。
劉茂林
劉茂林是鍋爐公司重容分廠工長,中共黨員。近年來,重容分廠生產任務繁重,為了完成班計劃,他十二年如一日地奔走在3萬平米的廠房內,日均2.5萬步記錄著他每天的工作軌跡。十幾年的工長工作,培養(yǎng)鍛煉出一位出色的“指揮官”,劉茂林能夠根據產品出產順序精細組織生產,做到游刃有余;了解員工的技能水平,分配班計劃做到因地制宜;熟悉工藝流程,監(jiān)督生產現場的工藝紀律;掌握安全及現場管理標準,維護生產秩序。
李博龍
李博龍是重裝公司生產制造部二工段工長,只要一踏進廠房,他就開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時刻穿梭在各個工位間。在車間,幾乎到處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每天上萬步的數字,不是散步而是工作,他用辛勤的付出為生產計劃順利實施,生產關鍵節(jié)點的實現保駕護航,并用“嘴勤”“手勤”“腿勤”演繹著一位80后基層管理者對待工作的熱忱和情懷。在生產制造部,像李博龍這樣的員工還有很多,他們都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默默地付出,邁著矯健的步伐跟隨公司高質量發(fā)展努力前行。
馬天一
馬天一是鍋爐公司水冷壁分廠質量管理員兼精益管理專員。作為生產模塊專員,馬天一擔負著分廠精益管理推廣工作,同時承擔“MPM快速換?!钡染婀芾眄椖客七M工作。他秉承著精益管理 “三現”(現場、現物、現實)原則,用行動丈量著精益管理工作的進程。每天早上一上班,馬天一就深入到生產現場,開展項目的調研、數據搜集工作,并頻繁奔走于職工間,就精益改善問題與職工交流,調動職工積極性,積極營造“全員參與、持續(xù)改善”的精益管理氛圍。
劉旭偉是國際公司哈斯彥現場的土建工程師,從事廠區(qū)地埋管網施工管理工作,特殊的工作性質使他每天都在“移動式”辦公。由于管網系統(tǒng)龐大,貫通廠區(qū)64個建筑物,他需要去往多個作業(yè)面進行同步施工管理。通過對現場工業(yè)水系統(tǒng)的“排兵布陣”,劉旭偉已累計完成檢修井423個,實現海水水源取水,服務水送至各個用水單體,廢水系統(tǒng)投入使用,完美地解決了“水從哪里來,水怎么輸送,水如何排放”等問題的同時,還完成了消防水系統(tǒng)的現場投用,保證了天然氣進氣、輸煤卸煤、鍋爐點火對消防水的需求。
李劍波
李劍波是電機公司十大杰出青年、青年崗位能手標兵,水電分廠重型車間6.3米立車主操作者。面對疫情防控和工作任務,他沒有絲毫的猶豫,第一時間報名參加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征集活動,并主動承擔生產任務、服務疫情防控。他平均每天行走2萬多步,及時整理分享新型冠狀肺炎防控知識,主動對公共區(qū)域及設立的廢舊口罩回收箱進行消毒、記錄,幫助職工測量體溫、發(fā)放口罩、配置消毒液,做到了戰(zhàn)“疫”、生產兩不誤。
呂濱
呂濱是實業(yè)公司離退休人員管理辦公室工會主席、工資組組長,中共黨員。他所服務的退休人員近7000人,日常工作中要經常對離退休職工進行走訪慰問,關心了解離退休黨員的日常生活,特別是對生病住院的離退休老干部做到及時關心、慰問,并在年節(jié)假日對困難離退休職工和離退休黨員進行走訪。在離退休人員移交社會化管理工作中,呂濱積極采集離退休黨員的信息,并配合本部門對退休人員做好排查工作和信息登記工作。他的足跡遍布香坊區(qū)每一個社區(qū),每天超2萬步的堅守,則是他踏實肯干、愛崗敬業(yè)的做好證明。
師子潛
師子潛是汽輪機公司金工分廠的一名設備管理員,同時兼職能管員,主要負責分廠四個廠房231臺設備的管理維修、各機群機床運行狀態(tài)以及儀器、儀表等方面的工作,全力為生產保駕護航。由于設備涵蓋冷加工、熱加工,且因廠房眾多分布范圍較廣,師子潛每天都行走在公司辦、裝備能源部、生產部、企管部、質控部、研究院等等眾多部門之間。因為每個工作日他都不停地行走在工作現場,工作日每天2萬步左右的微信運動統(tǒng)計圖記錄下這位“神行太保”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的敬業(yè)態(tài)度。
沈宏宇
沈宏宇是汽輪機公司重裝分廠保障組組長,多年擔任計劃員、工組長職務,生產管理經驗十分豐富。在任保障組組長之后,沈宏宇每天都面臨著全新的考驗。他每天步行2萬余步往返于生產一線與各部門之間,積極協調各機群的工序銜接、轉運,保證分廠的生產需求。參加工作29年來,沈宏宇的工作初心始終沒有改變,無論從事什么崗位的工作,他都會抱以踏踏實實的態(tài)度、兢兢業(yè)業(yè)的精神。他始終認為,自己既是公司的職工,也是公司的“家屬”,就應該為公司發(fā)展奉獻自己的力量。
程國彥
程國彥是電機公司水電分廠大件工段掛鉤班帶班長。年至五旬的他,多年從事掛鉤工作,面對現場任意一個工件,都能準確告訴你,吊工件時應該選擇什么樣的吊攀、鎖扣、鋼絲繩,怎樣操作又快又好……每次掛鉤操作時間和工件吊運行程距離雖不長,但細心的程國彥吊運前都要圍著工件走上好幾圈,繞著吊運路線走上幾趟。正是這每天少則數千、多則數萬的步數,確保了工件吊運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安全到位。
胡宇
胡宇是電機公司水電分廠車工,中共黨員,大型數控12.5米立車機臺長。作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他配合分廠組建了技師攻關團隊,開展“聯防聯控,戰(zhàn)疫情保生產”攻關活動,通過視頻會議等網絡辦公方式解決加工難題,克服了疫情造成的人員緊張等不利條件,最終完成了炳靈主軸、兩河口4號頂蓋、李家峽轉輪等眾多重點生產任務。在配合公司落實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工作中,他的足跡踏遍全廠每個角落,日行2萬步已成為常態(tài)。
王帥
王帥是實業(yè)保潔綠化公司后勤管理員,在各項保潔服務管理工作中充分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他更是主動擔責,沖鋒在前,承擔起消毒用品發(fā)放、消毒工作措施落實督促檢查和為上崗職工進行體溫測量等工作任務,他每天都要步行上萬步,對所有保潔服務區(qū)域的消毒情況進行巡回檢查,為上崗職工測量體溫,并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黨員力量。
關自強
關自強是國際公司迪拜哈斯彥項目現場的一名化學水處理專業(yè)工程師,他的職責是為整個哈斯彥項目現場的生命之源“除鹽水”保駕護航。目前,哈斯彥項目正處于鍋爐吹管的關鍵階段,確保連續(xù)制出大量除鹽水,成為現場工作的重中之重?;瘜W水處理系統(tǒng)相對獨立運行,從海水預處理系統(tǒng)到海水淡化系統(tǒng),再到除鹽水系統(tǒng),每一個工作細節(jié)都要處理的格外仔細。保證藥品供應充足,檢查儀表閥門情況,第一時間協調處理突發(fā)事件……為確保機組正常運行,關自強用腳步反復丈量著現場每一個熟悉的角落。
姜黎生
姜黎生是汽輪機公司重裝分廠數控龍門銑機群機臺長,全國技術能手,黑龍江省大工匠,哈爾濱市首席技師。參加工作27年來,他先后完成了公司首臺百萬機組,首臺百萬核電機組等高壓及低壓外缸的加工任務。姜黎生所操作的機床,是我國目前最大的數控龍門加工中心,被譽為“大國重器”。由于龍門銑機群所屬的六臺設備比較分散,距離較遠,姜黎生每天要步行近2萬步,時刻確保機群各設備的工作和人員狀態(tài),在確保了龍門銑機群良好運行的同時,也錘煉了自己的擔當精神。
王禹森
安全帽、反光馬甲、安全鞋、口罩、消毒液、筆記本電腦、午餐……全部檢查就位,王禹森踏上了開往現場的通勤車。額頭冒出的汗珠預示著巴基斯坦卡拉奇即將迎來酷暑。然而這并沒有影響濱佳勝三期項目現場積極響應公司復工復產的號召。作為場外變電站負責人,王禹森的工作是協調業(yè)主相關部門進行線路停電,計算好電纜轉彎半徑從而規(guī)劃出最優(yōu)路徑,結合基礎實際位置與放坡位置,進行新敷設路徑溝槽開挖。為了按期完成工程項目節(jié)點,并保證現場質量符合項目要求,他每天奔波于各個變電站之間。久而久之,微信步數破萬已是常態(tài),磨壞的安全鞋更反映出現場緊鑼密鼓的工作節(jié)奏。
曲文波
曲文波是汽輪機公司勞動模范、研究院技術服務部部長。每天日行萬步以上,他的足跡遍布各個分廠。哪里有疑難雜癥、哪里出現質量問題,他就出現在哪里,為車間生產排憂解惑,為產品質量保駕護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以后,為保證公司有效復工復產,他每日堅守生產技術服務一線,為生產單位提供第一手的技術解決方案。東華返修項目上,由于部分部套受損嚴重,處理方案繁瑣,他全程跟蹤返修工作,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分析、綜合提供解決方案,保證了項目的順利進行,為實現一季度“開門紅”貢獻了力量。
孟凡坤
孟凡坤是重裝公司機加班組組長,中共黨員。孟凡坤認為,機加班組組長要有較強的綜合能力,既要技能高超,又要凝聚班組合力,還要解決現場安全、質量、技術、清潔生產等各項事務。作為班組的領頭人,每當有關鍵任務,必有孟凡坤的身影;每當任務緊急時大家都會想起他。在此次疫情期間,他組織班組成員提前上崗,積極做到既防控疫情、又率先垂范,并用工作上的加班連點和早來晚走詮釋了作為一名黨員聽黨指揮、服從安排的覺悟。
方建國
方建國是動裝公司工藝部高級絕緣工程師,曾主持、參與研究眾多科研課題,獲得了諸多榮譽,個人曾榮獲集團科技貢獻獎,是絕緣領域名副其實的老將。30多年的“精益求精”,他實現了絕緣技術的一個又一個“不可能”,現領公司的絕緣工程師團隊聯合表面工程師,忙碌于屏蔽電機模擬試驗,一絲不茍的他,不肯放過任何影響試驗結果判定的因素,他的身影經?;钴S在生產科研一線,用腳踏實地的步伐走出了哈電的力量。
方建國
方建國是動裝公司工藝部高級絕緣工程師,曾主持、參與研究眾多科研課題,獲得了諸多榮譽,個人曾榮獲集團科技貢獻獎,是絕緣領域名副其實的老將。30多年的“精益求精”,他實現了絕緣技術的一個又一個“不可能”,現領公司的絕緣工程師團隊聯合表面工程師,忙碌于屏蔽電機模擬試驗,一絲不茍的他,不肯放過任何影響試驗結果判定的因素,他的身影經?;钴S在生產科研一線,用腳踏實地的步伐走出了哈電的力量。
王榮雙
王榮雙是重裝公司質量控制部計量室室主任,中共黨員。在工作中,他積極深入一線,攻克各種技術難題,積極配合生產,對他來說加班加點工作已是常態(tài)。在疫情期間,多個項目需要執(zhí)行精密測量,王榮雙推著激光跟蹤儀連續(xù)加班進行現場測量,足跡踏遍整個車間。在接到重點項目石島灣項目售后服務的通知后,他實行優(yōu)先測量的方式,確保了重點項目節(jié)點不受影響。多次被評為“勞動模范”的王榮雙,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黨員的誓言,更用執(zhí)著的工作態(tài)度完成了公司賦予的使命。
編 輯 | 李 昕
審 核 | 李文峰
審 批 | 沈朝輝